1、 不平衡量。转子某平面上不平衡的量值大小,不涉及不平衡的角位置。它等于不平衡质量和其质心至转子轴线距离的乘积,不平衡量单位为g.mm或 g.cm,俗称“重径积”。
2、不平衡相位。转子某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相对于给定极坐标的角度值
3、不平衡度。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量,单位为g.mm/kg,在静 不平衡时相当于转子的质量偏心距,单位为微米。
4、初始不平衡量。平衡前转子上存在的不平衡量。
5、许用不平衡量。为保证旋转机械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转子剩余不平衡量,该指标用不平衡度表示时,称为许用不平衡度(亦有称许用不平衡率)。
6、剩余不平衡量。平衡后转子上剩余的不平衡量。
7、校正半径。校正平面上校正质量的质心到转子轴线的距离,一般用mm表示。
8、校正平面干扰(相互影响)。在给定转子某一校正面上不平衡量的变化所引起另一校正平面上平衡机指标值的改变(有时称平面分离影响).
9、转子平衡品质。衡量转子平衡优劣程度的指标。
G=eperω/1000
式中G为转子平衡品质,mm/s,从G0 4-G4000分11级,eper为转子允许的不平衡率g.mm/kg或转子质量偏心距μmω 相应于转子工作转速的角速度=2∏n/60≈n/10
10、转子单位质量的允许残余不平衡度(率)
eper=(G×1000)/(n/10)单位g.mm/kg或mm/s
11、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Umar)。单位g.m,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是衡量平衡机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标,当该指标用不平衡度表示时,称为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度(单位g.mm/kg)。
12、不平衡量减少率(URR)。经过一次平衡校正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值,它是衡量平衡机效率的性能指标,以百分数表示:
URR(%)=(U1-U2)/U1=(1-U2/U1)×100
式中:U1为初始不平衡量;U2 为一次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
13、不平衡力偶干扰比。单面平衡机抑制不平衡力偶影响的性能指标。
14、校验转子。为校验平衡机性能而设计的刚性转子,其质量、大小、尺寸均有规定,分立式与卧式二种,立式转子质量为1.1、3.5、11、35、110kg,卧式转子质量为0.5、1.6、5、16、50、160、500kg